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08篇
  免费   9835篇
  国内免费   6889篇
电工技术   7351篇
综合类   9133篇
化学工业   9806篇
金属工艺   5425篇
机械仪表   5952篇
建筑科学   6320篇
矿业工程   3168篇
能源动力   2134篇
轻工业   9438篇
水利工程   2812篇
石油天然气   2688篇
武器工业   1178篇
无线电   86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37篇
冶金工业   3070篇
原子能技术   1479篇
自动化技术   12041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250篇
  2022年   3134篇
  2021年   3996篇
  2020年   2830篇
  2019年   1981篇
  2018年   2135篇
  2017年   2345篇
  2016年   2073篇
  2015年   3488篇
  2014年   4476篇
  2013年   5328篇
  2012年   6850篇
  2011年   7168篇
  2010年   6740篇
  2009年   6700篇
  2008年   7004篇
  2007年   6838篇
  2006年   5706篇
  2005年   4662篇
  2004年   3329篇
  2003年   2198篇
  2002年   2076篇
  2001年   1882篇
  2000年   1445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51.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硬岩矿山开采诱发微地震信号的频率特征,采用频谱分析结合能量谱密度方法,对开采过程微地震活动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硬岩体诱发微地震信号的能量分布。结果表明:微地震波传播过程的衰减影响各频率区间能量比重的变化,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低频区间能量比重增加,中高频区间能量比重减小。当波传播到200m左右时,能量比重较高的频率区间段发生明显变化。波在200~500m传播范围内,能量比重较高的频率区间主要在20~40Hz,且区间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利用上述硬岩开采诱发的微地震波传播过程的频率特征,对提高硬岩体诱发微地震事件的识别与震源机制计算时滤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54.
马冀  崔钊  王华晶  李硕  秦婷婷  李沧海  姜廷良 《金属学报》2020,25(11):1201-1213
目的:利用Seahorse XFe96分析仪对6大类别共计13种国际一线抗疟药物作用于红内期恶性疟原虫3D7(Plasmodium falciparum 3D7)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TC)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三天抑制法和SYBR Green I荧光分析法对体外药物作用于P. falciparum 3D7的抗疟活性进行评价,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对P. falciparum 3D7虫株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eahorse XF分析系统的线粒体耗氧率OCR值(Oxygen Consumption Rate)对P. falciparum 3D7线粒体不同时刻的生物能进行表征,进而考察不同抗疟药物对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线粒体有氧呼吸的影响。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富集到虫期较为一致的滋养体期疟原虫。体外抗疟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除双胍类抗疟药物氯胍(proguanil, Pro)外,其余12种抗疟药物对P. falciparum 3D7的药效均为nmol/L级别。线粒体有氧呼吸考察的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 DHA)和氯喹(chloroquine, CQ)的5种浓度剂量(0.4、1、5、10、50×IC50)对P. falciparum 3D7线粒体有氧呼吸均无明显影响。13种常用抗疟药物在5×IC50浓度剂量下,青蒿素(artemisinin, ART)、蒿乙醚(arteether, ARE)和蒿甲醚(artemether, ARM)均能显著提高线粒体最大呼吸;奎宁(quinine, QN)和Pro仅对P. falciparum 3D7线粒体ETC的氧化磷酸化具有解偶联作用,未完全破坏线粒体ETC的功能;阿托伐醌(atovaquone, Ato)对P. falciparum 3D7线粒体有氧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线粒体最大呼吸和质子的泄漏,完全破坏了线粒体ETC的功能;其余抗疟药物对P. falciparum 3D7线粒体有氧呼吸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13种国际一线抗疟药物中大多数抗疟药物的靶标并非是疟原虫线粒体有氧呼吸的ETC通路。  相似文献   
55.
钒钛磁铁矿相对于普通磁铁矿而言,具有矫顽力高、剩磁大的特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选矿厂原矿中磁抛尾后一段磨矿分级系统存在严重的磁团聚现象,为消除这一影响,可在矿浆进入一段螺旋分级机前进行脱磁。实践表明:分级机给矿经脱磁后,溢流-0.074 mm含量提高9.10个百分点,返砂-0.074 mm含量降低5.43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高18.54个百分点,球磨机处理能力提升15.25%;脱磁器可以有效地消除磁团聚现象,降低一段磨矿返砂-0.074 mm含量,提高螺旋分级机分级效率。  相似文献   
56.
将聚氨基环氧基硅氧烷(PSQ)以及亚磷酸酯功能化的聚氨基环氧基硅氧烷(PPSQ)与聚乳酸(PLA)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扩链PLA。研究了亚磷酸酯基团的引入对PSQ在PLA中的扩链和阻燃性能的影响,探究PPSQ在PLA中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PSQ,PPSQ可以明显提高PLA的分子量和复合黏度,具有更好的扩链作用;PPSQ的引入可以明显改善PLA的阻燃性能,使得PLA?PPSQ的极限氧指数提高至25.4 %,比纯PLA提升了31.6 %,且使得PLA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18.1 %和16.6 %。分析可知,由于亚磷酸酯基团的引入,促使PLA?PPSQ中的硅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向炭层表面迁移形成更多富含碳化硅和氧化硅的致密炭层,起到隔热隔氧的作用,进而发挥优异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7.
以纯度大于99.9%(质量分数)的高纯ZrO2和SiO2为原料,少量TiO2为添加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纯锆英石(ZrSiO4)粉料。研究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高纯锆英石合成效率的影响,发现粒度小于50 μm的原料粉末经1 500 ℃反应48 h后,ZrSiO4相的含量可以达到95.77%(质量分数)。将合成的高纯锆英石粉料球磨并冷等静压成型后,在1 550 ℃高温烧结成高纯致密锆英石砖。高纯致密锆英石中杂质Fe的含量仅为29 μg/g,Cu的含量小于1 μg/g,是普通商用致密锆英石的1/10;对磷酸盐玻璃静态光吸收损耗的影响仅为普通致密锆英石材料的1/3。将这种高纯致密锆英石材料用于激光玻璃窑炉,有助于降低玻璃对1 053 nm激光的损耗,提升激光玻璃的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58.
为进一步研究节理三维形貌特征与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关系,首先采用巴西劈裂试验获取了自然劈裂岩石表面,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了节理面形态的高精度点云,通过逆向建模得到了自然岩石表面的立体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与自然岩石表面一致的PLA模具,以3D打印获得的底模通过水泥砂浆浇筑了含有自然结构面形貌的相似节理面试样。PLA模具与复制材料差异较大,复制材料在凝结过程中不易与PLA模具黏结,进而使脱模过程较为方便,不会破坏节理面。同时PLA模具可重复进行相似材料复制工作,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然后进行了具有5组形貌面的20个水泥砂浆节理面在4种不同法向荷载情况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得到了结构面剪切位移-荷载曲线。研究了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峰值位移、剪切刚度影响因素。节理经过剪切后形貌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其磨损范围与等效高差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并且在等效高差为剪断破坏模式且成片的区域磨损较为严重。在新粗糙度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峰值抗剪强度模型,经试验对比显示出新模型的有效性。在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化模型。对比发现新模型简化后其计算精度较新模型有所降低但由于所需参数减小计算较为方便,新模型简化结果精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还是比Barton公式精度高。  相似文献   
59.
Lung cancer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life with high incidence and miRNA is an important biomarker in tumor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R-143-3p 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Eighty-seven samples of lung cancer tissues and 81 samples of tumor-adjacent tissues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lung cancer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The lung cancer cells and lung fibroblast cells (HFL-1) were purchased, and then miR-143-3p-mimics, miR-NC, si-CTNND1, and NC were transfected into A549 and PC-9 cells to establish cell models. MiR-143-3p and CTNND1 expressio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the qRTPCR, Bax, Bcl-2, and CTNND1 expression levels by the Western Blot (WB), and cell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apoptosis by the MTT assay, Transwell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Dual luciferase repor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143-3p and CTNND1. In this study, miR-143-3p was lowly expressed in lung cancer and CTNND1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lung canc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miR-143-3p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promoted cell apoptos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and decrease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The inhibition of CTNND1 led to opposit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 cells. The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miR-143-3p was a target region of CTNND1. Such results suggest that miR-143-3p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CTNND1 and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lung cancer cells, sott is expected to be a potential target for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60.
载人航天器环热控一体化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玢  段希希  阿嵘  江泓升 《化工学报》2020,71(z1):300-306
采用系统建模及仿真方法搭建了一种典型载人航天器环热控一体化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性能。针对3人7天载人飞行工况开展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该系统可将舱内温湿度、压力、氧分压等参数控制在航天医学指标要求范围内。环热控系统仿真结果较好地预测了系统工作过程,显示了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合理,验证了仿真方法、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控制流体回路外回路旁通阀门开度,可准确控制外回路控温点温度,保证舱内温湿度在合理范围之内。此外,外回路控温点的设定会对环热控系统状态带来影响,通过合理设计外回路控温点,可保证舱内温湿度满足航天医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